白垩纪厚头龙类:汉苏斯龙 长有头盔状顶骨(边缘带尖刺)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3日 阅读:加载中...
本文导读:汉苏斯龙是一种厚头龙下目恐龙,诞生于白垩纪,最大的特点就是头顶长有非常厚实的骨质突起,但和其他恐龙不同的是,它的颅骨顶部较宽且伴有凹陷。汉苏斯龙的化石主要是在加拿大的亚伯达省和美国的蒙大拿州发现的。

汉苏斯龙是一种厚头龙下目恐龙,诞生于白垩纪,最大的特点就是头顶长有非常厚实的骨质突起,但和其他恐龙不同的是,它的颅骨顶部较宽且伴有凹陷。汉苏斯龙的化石主要是在加拿大的亚伯达省和美国的蒙大拿州发现的。

汉苏斯龙的外形特征

和大部分的厚头龙很相似的是,汉苏斯龙也拥有着非常坚硬且厚实的颅顶骨,就像饰头龙一样。但不同的是,汉苏斯龙的颅骨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凹陷,并且它的颅骨比其他的厚头龙要更小,前额的突起也比较少,并且它还拥有着非常宽的鼻子,颅骨的顶部也比其他的厚头龙要更宽,边缘处还带有骨质尖刺。

汉苏斯龙的化石发现

汉苏斯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加拿大的亚伯达省的恐龙公园中发现的,当时判断出这批化石可能是诞生于7650万-7500万年前的坎潘阶时期,而在这之后同样也出现了其他的一些化石组,比如在美国的蒙大拿州的朱迪河组的一批化石,分析研究发现也是诞生于7600万-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

汉苏斯龙在1943年的时候才进行了命名,当时是由巴纳姆·布朗和艾里希·马兰·史莱克等专家将其命名为斯氏汉苏斯龙,这主要是为了纪念一位叫做汉斯·戴尔特·苏伊士的美国古生物学家。据说最初的时候,汉苏斯龙是被归于伤齿龙科的,而02年的时候才将它改归为剑角龙,05年的时候再次经过种属分支的研究之后,汉苏斯龙再次被归于斯氏剑角龙之一。

种属:厚头龙类恐龙的特点

厚头龙类恐龙大多头顶长有非常膨胀的骨质突起,看起来就像是头顶部长了一个肿瘤,最厚的可达25厘米。而厚头龙类恐龙的嘴巴和脸部也大多带有一种长刺或者肿包等,在厚实的颅骨后缘甚至还会长有突出的小刺,主要使用后肢进行行走和站立。

相关信息

  • 同样是恐龙时代,侏罗纪和白垩纪有何不同?看完你就懂了
  • 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 侏罗纪和白垩纪有什么差别?
  • 蛇发女怪龙是什么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暴龙类恐龙
  • 沧龙的天敌是什么恐龙 白垩纪后期根本没有对手
  • 会飞的爬行动物 翼龙类恐龙无齿翼龙(白垩纪时期)
  • 体型最大的海龟:生活于白垩纪的古巨龟(重2.2吨/长4.9米)
  • 白垩纪乌因库尔组有什么恐龙?12种物种(最大体长40米)
  • 鲨齿龙vs棘背龙:白垩纪霸主的争夺战(咬合力谁更强)
  • 白垩纪十大最强恐龙:第一最长14.7米(拥有20万牛咬力)
  • 圆头龙: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美国)
  • 剑节龙:中国小型食草恐龙(长3米/白垩纪晚期的甘肃)
  • 佛舞龙:亚洲小型恐龙(体长不到1米/生活在白垩纪早期)
  • 喀左中国暴龙:目前最大的早白垩纪暴龙类化石(长10米)
  • 齿河盗龙:南美大型恐龙(长7米/生于白垩纪末期)
  • 胜山龙:日本中型兽脚类恐龙(体长4米/生于白垩纪)
  • 白垩纪古生物:酷拉龙 体长5米(唯一的极地两栖动物)
  • 中亚植食恐龙:湖角龙 白垩纪最稀少的角龙(仅出土牙齿)
  • 克柔龙:白垩纪最大海生爬行动物(长10米/澳大利亚出土)
  • 白垩纪恐龙:红山龙 发掘于中国内蒙古(带有鹦鹉状鸟嘴)
  • 白垩纪结节龙科:匈牙利龙 长有五对尖刺(体长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