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植食恐龙:丁赫罗龙 最长可达22米(诞生于1.5亿年前)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7日 阅读:加载中...
本文导读:丁赫罗龙属于梁龙科恐龙的一种,诞生于侏罗纪末期,最早的化石是在葡萄牙的劳尔哈自治市的地层中发现的,最初被认为和劳尔哈龙非常相似,因此便将其归于劳尔哈龙的种属,后来才发现它和劳尔哈龙都是属于独立的恐龙种属,于是才设立了丁赫罗龙属,将其归于其中

丁赫罗龙属于梁龙科恐龙的一种,诞生于侏罗纪末期,最早的化石是在葡萄牙的劳尔哈自治市的地层中发现的,最初被认为和劳尔哈龙非常相似,因此便将其归于劳尔哈龙的种属,后来才发现它和劳尔哈龙都是属于独立的恐龙种属,于是才设立了丁赫罗龙属,将其归于其中。

丁赫罗龙的外貌特征

丁赫罗龙有着非常典型的梁龙科恐龙的外貌特征,所以脖子和尾巴都非常长,而四足却极为粗壮,体长可达17-22米,算是一种巨型恐龙,超长的尾巴能够轻易的避开其他小动物的侵扰,而修长的脖颈则可以把觅食范围扩大很多,而作为食草性恐龙,拥有粗壮的四足则可以用来震慑一些中型食肉恐龙。

丁赫罗龙的化石发现

丁赫罗龙的化石最初是在1987年的时候开始挖掘的,直到1992年才正式发现了这一恐龙的化石,据说是在葡萄牙的中西部劳尔哈自治市的地下发现的,而根据当时发现的地质层能够推测出它的诞生年代可能是侏罗纪末期的启莫里阶时期,也就是距今差不多1.55亿-1.5亿年的时间。

不过当时发现的化石并非是完整的,只有非常稀少的躯干和四肢骨骼,其中包含了背部脊椎、12根肋骨以及破碎的四肢骨骼,但是还好科学家经过这些骨骼分析研究得出,这种丁赫罗龙的神经棘是分叉的,但是比例和梁龙不同,并且脊椎之间的连接结构都是采用的椎弓突完成的。

丁赫罗龙的历史来源

丁赫罗龙本身就是梁龙科恐龙,因此它的外貌很像梁龙,但是与其他的梁龙科恐龙不同的是,丁赫罗龙主要是在一个独立的伊比利半岛上生活至今的,所以它们的有部分身体特征也不太一样,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这座岛远离了非洲以及北美大陆。

相关信息

  • 板龙:最原始的巨型植食恐龙(生于三叠纪/长8米)
  • 大尾龙:欧洲巨型植食恐龙(长12米/生于1.3亿年前)
  • 阿马格巨龙:南美巨型植食恐龙(长12米/生于1.3亿年前)
  • 细长龙:欧洲巨型植食恐龙(长18米/脖子占到一半长)
  • 拉布拉达龙:南美巨型植食恐龙(背部长鳞甲/长18米)
  • 利迈河龙:南美巨型植食恐龙(体长17米/出土多批化石)
  • 巨型植食恐龙:朱特龙 体长15-20米(发现于英国怀特岛)
  • 巨型植食恐龙:蝴蝶龙 体长高达30米(脖子占到一半)
  • 巨型植食恐龙:珙县龙 体长可达14米(前肢比后肢短30%)
  • 超巨型植食恐龙:加尔瓦龙 体长可达22米(生于侏罗纪)
  • 巨型植食恐龙:费尔干纳龙 最长可达16米(诞生于侏罗纪)
  • 巨型植食恐龙:长生天龙 脖子比例最长的恐龙(是身体2倍)
  • 巨型植食蜥脚恐龙:东阳龙 最长高达15.6米(于中国发现)
  • 巨型植食恐龙:丁赫罗龙 最长可达22米(诞生于1.5亿年前)